暫別情 – 安息禮拜

暫別情–安息禮拜

暫別情–安息禮拜

帖撒羅尼迦前書4:14
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、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、 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。

數年前,妹妹相約與我一起到多倫多北邊 ( Leslie & Elgin Mills ) 去看一塊地 — 一塊墓地。妹妹鼓勵我把那塊地買下來,她說墓園正在八折推介,並且父母親、姐姐與她自己都在那裏買了地,若大家都葬在那裏,日後後人來掃墓也會更方便。她更打趣地告訴我,要買的墓地朝向南,可以看見著名的 CN塔 (CN Tower),甚至還慫恿我躺在要買的地上,試試能否看見CN塔。我表示,人若已下葬,還管他能否看見CN塔?她說不是給我看的,是給後人看的。無論如何,最後我買下了!為我的後事也算是作了一些準備。

最近去參加一個安息禮拜,是一位長輩,一位敬重的長輩。在安息禮拜中,他的後人一一對他表達懷念之情,訴說昔日往事,在座的人無不受感,更有不少人流下難捨之淚。當時我有了一個想法,即應該在離世前錄下一段錄影,好在安息禮拜中可以向到場的親友親自道別。想想該說些什麼呢?當然不可以長篇大論,要簡而精。以下可能是我要說的一部分內容:

各位親友,謝謝您們來到我的安息禮拜,在這裏我要與大家暫別。不久,我們信主的人會在天家再見,到時候,地上的一切都已止息,天上的生活也會有一個新的開始。

回想一生,有遺憾的事,也有欣慰的事。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認識神,一切的得與失在永恒中都微不足道。以往,我有得罪大家的地方,也有盡力去愛你們的時候,雖然總是力有不逮。希望大家能體諒我只不過是一個人,也希望大家欣賞我的努力。

我沒有什麼豐功偉績,也不會名留青史。我感恩的是在人生中有機會與大家相遇,有喜有憂,有笑有淚;這是人性,我在我短暫的一生中認識到自已,也認識到大家。這條路我已走完,大家仍要走一段路,但也總會有走完的一天。希望大家一路走好,也期待天家相見的一天。各位親友,再見!

當然,若真的要寫一篇暫別的話,肯定話不止於此;準備之主要原因是希望到時可以親自向親友們道別(當然是事先準備,而不是希望到時復活一會兒,道別後再走)。為何是暫別?因為《帖撒羅尼迦前書》4章14 節中說:我們信主而死的人是「在耶穌裏睡了的人」,16節中又說「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」。因此,是暫別不是永別。

記得在那位長者的安息禮拜中,眾親友都流露出難捨之情,這是因為逝者在世時是以心用情對眾人。人在世如何待人,便會決定他離世時人會如何回應。記得賴若瀚牧師一次在講道中問會眾,希望死在河裡或是死在海裡?他隨後解釋說,世上有兩種人離世,一種人走的時候,別人的反應是「呵,好了,他終於走了!」第二種人走的時候,別人的反應是「嗨!可惜,他走了!」「呵」的國語發音好像「河」,而「嗨」的國語發音好像「海」,這就是所謂「死在河裡」與「死在海裡」的意思。賴若瀚牧師提醒我們,人在世上要好好活,免得走的時候是「呵」不是「嗨」。願意我自己走的時候,親友到我的安息禮拜都有一份深厚的「暫別情」,會「嗨」聲四起,因為我在世時對他們是「盡情」也「重情」地相交。

在我離世後,有機會請到我的墓地走走 — 我的區號是7,地的號碼是1625;順道看看CN塔,在我的墓前多「嗨」幾聲,表達你的「暫別情」!

反思~
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,
不單想知道人會「呵」還是「嗨」,
不妨也想想人若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們,
將會是怎樣的一句話。

文: 徐武豪博士 (摘自著作「豪筆留情」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