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雙臂的人生

沒有雙臂的人生

沒有雙臂的人生

詩147:3-4
衪醫好傷心的人,裹好他們的傷處。衪數點星宿的數目,一一稱它的名。

最近香港無線電視「中年好聲音3」歌唱比賽參賽者中,李金凱最令我觸目!

被封為「生命鬥士」的李金凱,雲南人,年幼時很調皮,跟朋友在一起打架胡鬧,10歲時因為觸碰到5千伏高壓電以致失去雙臂、導致永久傷殘;他沒有對人生失去意志,反比任何健全人士更樂觀。「年青時香港文化和音樂貫穿了我整個青春,90年代廣東歌更陪伴我度過最黑暗的人生低谷…。」他坦言每次聽到這些廣東歌,猶如回到開心又幸福的年少時期,他說:「就算我什麼都沒有,我也有歌聲陪伴我,我是唱給曾經快樂的,再也回不去的那個曾經的自己。」這位「中3天使」歌聲打動人心,唱的每句話都是人生哲理和生命態度,還鼓勵觀眾要勇敢面對人生。他雖然失去雙臂,還是那麼正面積極,評審和觀眾都深受感動。他傳給觀眾的正能量極高,很有生命力,音樂的確做到療癒的果效。

這令我想起幾位沒有雙臂(先天或後天意外)的生命鬥士!

楊恩典是台灣人,一出生就沒有雙臂,右腳畸形,她不僅被遺棄,還差點被當成醫學研究標本;後來楊煦牧師領養她,認為這是上帝給予的恩典,取名「楊恩典」。蔣經國總統曾到訪育幼院,三歲的她對總統說:「我沒有手。」蔣總統對她說:「雖然你沒有手,但是你還有腳,腳可以做很多事。」並鼓勵她「以腳代手」。她嘗試用腳去處理日常生活,用毅力克服困難,終於成為國際知名的口足畫家。在她的見證和畫作中,看到滿滿的感恩和喜樂。(註:去年三月我曾在這欄寫了關於楊恩典的文章《那雙看不見的手》)

Nicholas Vujicic(尼克·胡哲) 是澳大利亞人。出生時患有「先天性四肢切斷綜合症」,即完全沒有手腳;他的母親最初嫌棄他,最終和牧師丈夫接受這個事實,理解為「上帝對他們的孩子的計劃」。在學校裏,因Nick奇特的外貌,不斷受同學的欺凌和嘲笑,令他感到沮喪,曾試圖自殺。在他17歲時,因一些經歷,讓他找到做人的希望。

Nick曾問上帝可以給一位四肢不健全的人一個怎樣的計劃?Mother Teresa的話激勵他,「在世上,基督是要透過你我的手和腳,來祝福全世界。」這使他找到人生目的,成立福音事工「Life Without Limbs」,成為一名勵志作家和基督教佈道家。

Joni Eareckson Tada(喬妮),美國人,17歲時因一次跳水意外導致四肢癱瘓,終身困在輪椅上。「那場意外發生之後,我才真正和耶穌建立了親暱的關係。」經過幾年的康復訓練,她學習了新的技能,創立了“Joni & Friends”機構,決心爲殘疾人士發聲的國際知名人士。Joni需要全時間照顧,有時候她真想一死了之,不再麻煩別人!為此她向主禱告:「主啊,如果你不讓我死,就教我怎麼活吧!」耶穌聽了她的懇求,幫助了她。「我學習到,我的日子越艱難,我就更要倚靠耶穌,當我越倚靠祂,我就越剛強。」

Joni是一位作家、畫家、歌唱家和電臺主持人。她沒有學過音樂,連呼吸都很困難,卻靠著禱告唱歌,在2014年奧斯卡金像獎典禮中唱了電影主題曲《Alone Yet Not Alone》,膾炙人口:「…無論何往,漂泊流離,我雖孤獨,卻不孤單。」

這些沒有雙臂的人,沒有因殘疾而放棄自己,卻點燃生命的火花,發揮正能量去鼓勵「健全」的人。我們所謂「健全」的人,望着主十字架上釘痕的手,體會衪犧牲的愛,會有甚麼的回應?

文: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