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喜訊者的宣教五味曲

傳喜訊者的宣教五味曲

傳喜訊者的宣教五味曲

詩篇34:8
「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,便知道他是美善;投靠他的人有福了!」

很多人都喜歡用食物的五種味道,甜、酸、苦、辣、鹹來代表人生不同的經歷與心境,而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怨也是對五味的感情表達。

人生又如音樂裡的五聲音階,中國古樂有宮、商、角、微、羽五音;西樂也有特別的五音,是鋼琴上的五個黑鍵,即 Do, Re, Mi, Sol, La,稱為pentatonic scale(五聲音階) ;很多東方音樂和蘇格蘭民謠,都是用五聲音階組成的,雖然聽起來有點幽怨傷感的滋味,但若能隨意自由發揮,也可以彈奏出很漂亮的樂曲,著名的聖詩「奇異恩典」,就是用五音階作成的。

人生就好像一首悅耳的樂曲,或一席佳餚,都是由甜、酸、苦、辣、鹹五種音符搭配奏成。假如這首樂曲少了任何一種音符味道,變化便會減少,整首樂章會變得單調乏味。人生又像一架鋼琴,你想從中聽到什麼樣的音樂,取決於你如何彈奏它。

2001年曾到非洲探望在那裡服侍三十多年的宣教士,在22天與他們相處溝通、生活觀察中,和宣教士一同寫下她的心聲:「五味俱全的宣教士之歌」。

甜 – 雖然遠離家鄉,知道在後方有很多人以愛心和代禱支持;當收到問候卡或信件、禮物和家鄉食品時的喜悅;看到初信者渴慕神的話語,靈命有長進…甜在心頭。

酸 – 想到年邁父母在遠方病了,自己又不能在他們身旁侍候,很辛酸!在節日時見到本地人家家團聚,我們卻是孤伶伶的三個人,很辛酸!看到兒子一個人,沒有兄弟姐妹作伴,有點孤寂,為他覺得辛酸!與自己同心同行的伴侶,在事奉上意見不一,覺得自己孤軍作戰;心中有
很多感受,卻無人倾訴…十分淒酸!

苦 – 精神之苦:孤單、思家、沒有家人及教會的即時支持、沒有了自己的文化。生活清苦:原始的生活、簡單的食物。經濟之苦:在有限的經濟下,還要與人分享;初到新工場要適應新人事;想與當地人打交道,因言語不通,難以溝通;被其他同工誤會,啞子吃黃蓮,苦不堪言!

辣 – 照顧家人,又要照顧村民,若不是神的恩典,很難忍受;言語不通,指手劃腳,很無奈;宣教工場上,很多東西未學過,如鋤地、種菜、診病…宣教士要有十八般武藝,不懂也要懂,很難受;巧婦難為無米炊,事事要變通;在非洲每天都有人死於愛滋病和疫病,沉淪於永死中,是個狠辣的懲罰!

鹹 – 看見本地牧者各自為政,覺得我們要做鹽,需要作調和的工作,為教會的合一努力;為村民安裝自來水管,開辦托兒所,探望及關懷村民,在困難中提供適切的支持,以實際行動表明神的愛,服事整個村莊,達到主耶穌的吩咐,在世上作鹽,發揮調和的作用。

人生如五味架,不能獨沽一味,味苦加點糖,味淡加點鹽,有苦才有甜,有淡才有鹹,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,生活的美妙在於變化。在短短的人生中,求主為我們調和,不但五味俱存,也可以五味佳宜,教導我們善用五味製作生活佳餚,又用五音階去彈奏美妙的人生曲。

文: Ruby Chan, 音樂治療師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