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家情-旅遊

思家情-旅遊

思家情-旅遊

哥林多後書7:3
我已經說,過你們常在我們心裡,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。

由於我工作的性質,久不久便要出門,由於孩子年紀尚輕,出門的時間不會太長,雖然不長,掛念的心仍然很深很濃。每一次出外都會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。很多時由早上七時一直至晚上十二時,約會是一個接一個,分秒必爭。有朋友以為我是工作狂,事實上我不是工作狂,我是有思家病。

我沒有走遍中國各地,但也去了不少省份:黑龍江、寧夏、金肅、四川、安徽、河南、也走過一些大城市如廣州、北京、上海。有些人很羨慕我有機會到中國那麼多的地方,有時候也會好奇地問我到過甚麼地方觀光,去過甚麼景點?甚麼九寨溝、長江三峽、黃山日出、中山陵、包公廟、黃河的起源,我都只知其在,卻未有機會涉足其中。當人問我為何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,我每次都是同一個答案:「趕着回家」。有時候又會稍作解釋,告訴他們如此美景,若不能與家人工賞,實是人生憾事,倒不如待日後有機會與家人共賞或早日回家與家人共聚,豈不更美!

自己出生於香港,近年內由於工作的需要也要路經香港,每次回港也是同樣地來去匆匆,停留一天至數天,辦完事便走。在香港我有兩位姊姊,也有幾位外甥,往往也只能吃一頓飯便要匆匆告別。香港有很多美食和景點,又是購物天堂,無奈往往自己經過這些重點地方,也只會越門而過,確實是錯過了很多享受的機會,但卻珍惜了早日回家重聚的時刻。三年前,終於有機會與家人一起回港度假,不單事前做了很多研究,也搜集了很多資料,左問右問,務使全家可以好好在香港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。我先到香港辦妥一切,如八達通、手機、地圖,一一準備妥當。接機的一天,眼見他們走近出閘的地方,那種雀躍,便等同我出差回家的感受,終於回家了!自己深深體會原來家不是一個地方,而是一種關係,能與家人一起,無論是在香港或在加拿大,無論是吃中餐或西餐,這就是我的家!

加拿大是一個很大的地方,由於我工作的機構是一個全國性的機構,在加拿大也避免不了要出差。當我要飛西岸,由於有三個小時時差,去的時候便可省三個小時但回程卻會少了三個小時,自己幾乎每次到西岸,聚會完後,總會安排乘夜機回多倫多,我們稱之為「紅眼航班(Red Eye Flight)」,因為是通宵機,往往只能睡數小時,由於睡眠不足便會眼紅。我每次趕着回家,回到家中還可以叫他們起床,預備早餐給他們,送孩子上學,送太太上班。眼會紅,但心卻是甜的。

有一次到亞省負責一個教會退修會的講道,營地便在著名的Banff (班芙)外,那裡的景色相當美麗,若置身其中猶如人在畫中。過去邀請一些講員來加拿大領會,若路經亞省,也總會安排他們到Banff一遊,他們事後都會異口同聲說「美」!當時教會的弟兄姊妹盛意拳拳,對我說只要十分鐘車程便可帶我到Banff 一個美麗的景點,但我堅決婉拒,不是不想,也是同一句:「若不能與家人共賞,實是人生憾事!」有人說為何不先睹為快,我的回應是先睹為「罪」!去過亞省不下二十次,至今仍未能置身畫中,歸根究底,因為家在心中,去不得!

使徒保羅並沒有結婚,他視信徒如同自己的家人,在《哥林多後書》7章3節中他說:「你們常在我們心裡,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。」自己可以回應保羅的心情:「家人常在我的心裡,情願與你們同出同入」,每一次出門,都會有難捨之情,在機場會以電話、短訊、電郵與他們聯絡,並不是為了告訴航班是否會準時或延時,只想他們知道他們常在我心。每到一個地方,下機後第一件事便是買電話卡,以致我可以為電話充值,可以每天與家人通電話;計準時間,又可以致電叫他們起床,但無奈不能為他們預備早餐,接送他們。但自己知道每做完一件事,每過一天,自己回家的日子又近了一點,又短了一天,回家真好!

~反思~
有愛的家庭是人間天堂,
沒有愛,哪有家。
愛家愈多,回家愈好,
不要有家歸不得,
或有家不想回,
要愛家,要回家。

文: 徐武豪博士 [摘自著作「豪筆留情」] 。

1 comment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